过去,佛陀在拘萨罗国度化众生。一日,佛陀威仪庠序,着衣持钵,前往一那罗聚落乞食,心想:今天时间尚早,可以先到耕田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煮食的地方。 这时正在努力耕田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远远地就看到世尊的身影走来,立即说道:佛陀,我今为了饮食生计而耕田下种,沙门应该也要耕田下种,以供自己的饮食生计啊! 佛陀向婆罗门表示:我也有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说:我都没见过您耕田,也没看过您拿着绳子或木条套住马或鞭策它们去犁田,更不见您拿着工具刨土掘草,但您却说:‘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陀以偈回答: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 精进为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住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婆罗门听完了偈子,内心满是欢喜,说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才是善耕田哪! 旋即以满钵香美可口的饮食供养佛陀,却被佛陀拒绝。佛陀告诉婆罗门:我并不是为了乞食而说法。 婆罗门即问:那么,现在这些食物该如何处理呢? 佛陀表示:我没见过诸天、魔、梵志、沙门、婆罗门、天神或是世人,因为吃了这些食物而得以安身的。你现在将这些食物倒在无虫水中,以及稀疏的草地上。 婆罗门照着佛陀的话,将食物倒入无虫水中,霎时间,水即烟起涌沸,就像是将滚烫的热铁丸丢入水中一般,啾啾作声。 看到这番奇景,婆罗门心想:真是太神奇了!一定是佛的大威德、大神力,才将食物变成这样! 于是生大信心,请示佛陀:我能不能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呢? 佛即告诉婆罗门:你当然可以在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婆罗门出家后,独自在闲静处思惟:我今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应远离世间种种欲乐,精勤修道。……如此思惟、修行,不久后便证得阿罗汉果,心得解脱。 《佛遗教经》云: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如何才能不让这头牛糟蹋了我们的心田?就如佛陀告诉耕田的婆罗门,当以信心、善心为种子,以智慧心认清让我们流转生死之根本,不让这头牛随着五欲的诱引而横冲直撞;并时时反省检讨,以惭愧忏悔之心改过迁善。如此方能长养菩提心苗,才是真正的善耕者!
编辑:李丽莎
本文链接:善耕
上一篇:善终的预兆_1

相关阅读
- 1 喜不喜欢、合不合适是两回
- 2 喜欢你的方式
- 3 善跟戒有差别,事上好像是
- 4 喊魂
- 5 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图文)
- 6 善顾妻儿子
- 7 喇嘛桑白玛登宝圆寂之“黄
- 8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 9 喇嘛圆寂后,身体缩小的虹
- 10 善顺善成就

点击阅读
- 3 《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
- 4 了凡四训原文译文
- 5 了凡四训拼音版
- 6 了凡四训全文读诵
- 7 了凡四训原文拼音版
- 8 《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
- 9 读了凡四训对后世的影响
- 10 了凡四训看哪个版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