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快诵网
标题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来源:了凡四训快诵网作者:时间:2023-05-25 06:03:40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唐代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出自唐代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燕地小草刚像丝绒一般柔软纤细,秦地的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了树枝。

当你怀念家园盼望归家之日时,我早就因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吹进罗帐激起我的愁思呢?注释解释

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君:指征夫。怀归:想家。

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

罗帏:丝织的帘帐。

诗文赏析[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言辞朴实无华,情景交融,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篇。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开头两句是说,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经叶翠枝绿。

开头两句,可以视作“兴”。诗中的兴句一般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的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在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和丈夫的恩爱相处,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产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诗人巧妙的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和怀疑和眼前的真景结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情感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的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这是一般兴句不容易做到的。两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和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和含蓄美。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三、四句是说,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三、四两句直接承接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丈夫及春怀归,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注李白集曾加以评述道:“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地柔桑低绿之时,燕草方生,兴其夫方萌怀归之志,犹燕草之方生,妾则思君之久,犹秦桑之已低绿也。”这一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用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诗中看似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的所在。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末两句是说,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诗中的最后两句,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对行役屯戍未归的丈夫的殷殷思念之情。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

是为了表达孤眠独宿的少妇对丈夫的思情。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的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净土法门法师:寺、庙、祠 净土法门法师:寺、庙、祠

净土法门法师:寺、庙、祠堂之间的差别? 问:请...

净土法门法师:尽量力求节 净土法门法师:尽量力求节

净土法门法师:尽量力求节俭,多余下来的就可以做...

净土法门法师:将水放在《 净土法门法师:将水放在《

净土法门法师:将水放在《地藏经》上求加持,则此...

净土法门法师:就这么个道 净土法门法师:就这么个道

净土法门法师:就这么个道理,要搞清楚 问:有人...

净土法门法师:寿命到了, 净土法门法师:寿命到了,

净土法门法师:寿命到了,福没有尽,那怎么办? ...

最新文章
佛教:他是最具“无私奉献 佛教:他是最具“无私奉献

佛教:他是最具“无私奉献”的菩萨代表,与地藏王...

佛教:佛说当我们遭受苦难 佛教:佛说当我们遭受苦难

佛教:佛说当我们遭受苦难时,默念这三句话,福报...

佛教: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佛教: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佛教: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并且在于密宗中有举足...

佛教:供养三宝的福报与功 佛教:供养三宝的福报与功

佛教:供养三宝的福报与功德,你都知道吗?佛教:...

佛教:不孝父母,皈依了也 佛教:不孝父母,皈依了也

佛教:不孝父母,皈依了也没用!现在谈论佛教的人...

佛教:修行,多亲近这几种 佛教:修行,多亲近这几种

佛教:修行,多亲近这几种人,你会大有收获!在佛...

佛教:你出家,出的是哪个 佛教:你出家,出的是哪个

佛教:你出家,出的是哪个家?佛门有一句话,师父...

佛教:人活一世,远离这“ 佛教:人活一世,远离这“

佛教:人活一世,远离这“两字”,福报好运将不请...

佛教:佛弟子在家诵经时, 佛教:佛弟子在家诵经时,

佛教:佛弟子在家诵经时,你需要注意这10个问题!...

佛教:一个家庭,做到这两 佛教:一个家庭,做到这两

佛教:一个家庭,做到这两点,福报无量!常听人说...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