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快诵网
标题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来源:了凡四训快诵网作者:时间:2023-07-07 08:07:47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译文翻译[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精心化好妆容缓缓走下阁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来到庭院中数着那开得正艳的花朵,蜻蜓飞到了玉簪上头。

注释解释

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蜻蜓:暗指头上之香。

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诗文赏析[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白居易原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禹锡和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

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朦胧的希望。

刘禹锡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

诗的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楼”,也不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数花朵”的原因当亦有对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叹之、怜之、伤之的情怀。就在她在默默地数着时,“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

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个结句是在回应“思量何事不回头”而设计的,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成语名称仇人相见,分外明白成...

仁柔寡断 仁柔寡断

仁柔寡断成语名称仁柔寡断成语拼音rén róu guǎ duàn...

仆仆道途 仆仆道途

仆仆道途成语名称仆仆道途成语拼音pú pú dào tú成语...

仁言利溥 仁言利溥

仁言利溥成语名称仁言利溥成语拼音rén yán lì pǔ成...

仁心仁闻 仁心仁闻

仁心仁闻成语名称仁心仁闻成语拼音rén xīn rén wén成...

最新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曾经堕胎三 净土法门法师:曾经堕胎三

净土法门法师:曾经堕胎三次,如何灭罪修行?问:...

开护生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开护生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  有一些人想开护生园,但是不知道该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晚间念佛时 净土法门法师:晚间念佛时

净土法门法师:晚间念佛时,经常有一些鬼怪类的怪...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

净土法门法师:曾经堕胎的 净土法门法师:曾经堕胎的

净土法门法师:曾经堕胎的人,如何挽救才如法,罪...

开荤餐馆冤气重,赚的钱得 开荤餐馆冤气重,赚的钱得

老实说做荤食餐馆的人,他赚的钱得不偿失的。...

净土法门法师:曾有虔诚的 净土法门法师:曾有虔诚的

净土法门法师:曾有虔诚的学佛人,惨遭横死,为什...

弃儿的故事 弃儿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

净土法门法师:替换下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替换下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替换下来的佛菩萨像如何处置? 问...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