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定业」之文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的解释。 我们已经说过: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有多种的层次、多种的角度。最明显的就是「对文增减」──对照第十八愿的愿文,或者增加几个字、或者略掉几个字的解释。我们昨天用的表格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就是「总显其义」,不是工整地对照愿文来解释,而是把第十八愿的精神融会贯通在心中,以一种自然的、比较自由的形式来解释,文句长短各不一样,但是能体现第十八愿的要点。我们已经学习了三条文,下面学习第四条,「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百五十一页):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一条文怎么晓得是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呢? 其实,通过文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讲专念弥陀名号,这就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说的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净土」。底下说「顺彼佛愿故」,那就是顺了这一条誓愿。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是对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句的解释;「正定之业」,来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释迦牟尼佛说「一向专念」,善导大师又说为「一向专称」、「一心专念」。「一向专念」、「一向专称」都一样,说的都是一回事。 怎么样「一心专念」?下面是补充说明: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在四大威仪中,走也好,停也好,坐也好,卧也好,在任何因缘情况下、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称念,也都应该称念;也不论我们称念弥陀名号,时间是忙还是闲,我们的寿命是长还是短,总之是以「念念不舍」为原则。两种念念不舍 有人讲:「这个『念念不舍』谁能做到?常会忘记了。」 「念念不舍」有两种含义: 一个叫「机相策励」,「机」是根机,「相」是相状,「策」是警策,「励」是鼓励。「机相策励」就是从众生根机这一边来说,我们自己鞭策自己,虽然说不能做到每一念、每一念念佛,但在内心策励自己:「我要多念佛,念念相续地念佛,念念不舍地念佛。」这样想,也尽力这样做。尽每个人根机所能,没有一定的标准。这样
本文链接: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专念弥陀名号是正定业,决定往生
上一篇:唯美的世界

相关阅读
- 1 唐禅宗高僧 _4
- 2 哪些贡品不能吃?
- 3 哲理故事300篇(266-270)
- 4 善导大师:如何轻松获得25
- 5 咒水一服 顽痰咳出
- 6 唯识中的“识”与圣者之“
- 7 唐卡:神奇的藏传佛教艺术
- 8 唯说念佛 正讲 第七条「念
- 9 咬舌自尽的狗_1
- 10 唯说念佛 正讲 第五条「三

点击阅读
- 3 《了凡四训》第三篇:积善
- 4 了凡四训原文译文
- 5 了凡四训拼音版
- 6 了凡四训全文读诵
- 7 了凡四训原文拼音版
- 8 《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
- 9 读了凡四训对后世的影响
- 10 了凡四训看哪个版本好